喝茶和禪茶,兩種茶的區(qū)別在哪里?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喝茶和禪茶,兩種茶的區(qū)別在哪里?

有人說,百姓喝茶是一種需要,和尚吃茶是一種禪,道士品茶是一種道,文人飲茶則是一種文化。

私以為,茶有只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花”,對于生活越加考究的現(xiàn)代人來說,兩者兼有才合適。一杯茶分三口喝,一口試茶溫,二口聞茶香,三口細細啜飲。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回旋,頓覺口鼻生香,一切盡在不言中。


從小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感悟人生百味,畫中的古人,或是松間竹下彈琴細啜,或是僧寮道院砍柴小飲,或是書房客廳擱筆慢呷。不比喝酒,喝茶少有豪飲,更多的時候是淺嘗輒止,不如說喝茶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如要四季都能品上這一口芬芳,則要善于藏茶,而藏茶,關(guān)乎于器。

唐代韓琬的《御史臺記》寫道:“貯于陶器,以防暑濕?!?

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中,把茶的保鮮和貯藏歸納成三句話:“喜溫燥而惡冷濕,喜清涼而惡蒸郁,宜清獨而忌香臭”??磥恚睗竦拇_是茶葉的大敵。


宋人最為講究,《調(diào)燮類編》中談到藏茶:“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燒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實。每用,撥灰開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無蒸灰?!?

用草灰將茶罐完全覆蓋,每次如珍藏的寶物一樣,取出一點使用,再趕緊封上。惜物的宋人對這幾瓣綠葉,動了真情。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評價藏茶之法說:“收藏宜用磁甕,大容一二十斤,四周厚箬,中則貯茶,須極燥極新,專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歲易?!?/p>


典雅溫潤的青瓷,細膩如脂的白瓷,渾厚老道的黑瓷,無論飲茶還是藏茶,茶似乎總是出現(xiàn)在瓷器的身后,如影隨形。藏茶用瓷器而非金屬與木器,最大限度地將嬌弱的茶葉與濕氣隔絕開來,同時還增加了取茶時的雅趣,茶與瓷,就在這部漫長的飲茶史中,渾然天成。

若只論喝茶,大碗可以,玻璃杯也行,圖的就是一個解渴盡興。若要論禪茶,那就怎么復(fù)雜怎么來,怎么美觀怎么來,別人看得慣看不慣別太在意,鐘情于自己,鐘情于自己的愛好,半點毛病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