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鐵餅還是泡餅呢?“”“這兩個東西有什么可比性嗎?鐵餅是擲的運動器材,泡餅是吃的東西呀!”不不!我們這里要說的鐵餅、泡餅,可不是你們以為的鐵餅、泡餅呢!我們說的是由于普洱茶壓制方法的不同,從而出現(xiàn)的普洱鐵餅與普洱泡餅兩種不一樣的普洱茶餅形式。
什么是普洱茶鐵餅、泡餅?
著名散文家余秋雨是普洱茶的忠實擁護者,更是普洱老茶的品鑒專家。他寫的文章《品鑒普洱茶》以文學家的視角和領悟力抒寫了對普洱茶的認知和理解。余秋雨以自己的品飲體驗為基礎,分別對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茶都排出了心中的前五名,這個排行對眾多茶友品鑒普洱茶都起到了極大的參考價值。
在他對印級茶的排序中,前五名分別是:大紅印、甲乙級藍印、紅印鐵餅、無紙紅印、藍印鐵餅。其中就有兩個都是“鐵餅”。
所謂“鐵餅”,就是用金屬模具直接壓制成型的普洱茶餅,因為機械壓力大,茶餅壓制得非常緊實,堅硬如鐵,故而得名。壓制鐵餅無需將蒸軟的毛茶裝入布袋,而是直接將干毛茶裝入金屬甑子,然后上蒸汽蒸軟,用金屬模具直接壓入甑子,緊結后倒出。鐵餅邊緣平直,線條硬朗,較一般的茶餅更堅硬,不易撬,就是一副“鐵骨錚錚”的模樣,因而可以很好的保持香氣。
人們把壓得很緊的普洱茶餅稱為鐵餅,那如何反過來形容壓制得比較疏松的普洱茶餅呢?于是習慣將“泡”作為前綴,所以“泡餅”一詞便隨著鐵餅產生了。泡餅是使用布袋加以成型,用傳統(tǒng)的石磨壓制而成。泡餅表面微突,背面有一個小窩,條索清晰,內部空間較為松散,易撬開。相比鐵餅,泡餅就顯得“柔軟平和”一些。
在20世紀50年代,受到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的影響,應國家號召,茶廠開始進行制茶技術改良,試圖用機器替代笨重的手工操作。50年代中,鐵制模具出現(xiàn)了,但多試驗,沒有批量生產。70年代初,開始用機壓模具生產餅茶,因未使用布袋,壓出的餅茶底部無坑,邊緣平直,與傳統(tǒng)的泥鰍邊大不相同,被稱為“齊邊”七子餅茶。機壓同人壓完全是兩回事,緊結度比正常餅茶高了許多倍。機壓鐵餅難撬難陳化,當時入市后沒有受到消費者青睞,因而生產沒有繼續(xù)下去。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了鐵餅的優(yōu)點,才又重新恢復了生產。如今,鐵餅的制作工藝不斷改良,這一特殊的茶品,也成了普洱茶歷史上的奇聞逸事。
鐵餅是普洱茶制作過程中獨特的存在,代表著一款茶品的歷史演變,也代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鐵餅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蛻變,經(jīng)過良好的干倉存儲,等待,是它最耀眼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