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臨滄:以茶敬歲月 祈福中國年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云南臨滄:以茶敬歲月 祈福中國年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

又一年春節(jié)即將到來。

從前過春節(jié),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吃吃喝喝宴席不斷,熱熱鬧鬧走親訪友,各種習俗儀式應接不暇。如今最流行的“春節(jié)”款,則是“年味”伴著“茶氣”,抒寫闔家團圓里的溫馨慢生活。

年味與茶氣的最佳配比,無疑是源自瀾滄江環(huán)抱中的臨滄。


臨滄,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瀾滄江與怒江兩條國際性大河共同滋養(yǎng)的臨滄,群山疊翠,生機勃勃,古茶樹資源無出其右。

這里有3200年的鳳慶縣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樹,有雙江自治縣勐庫萬畝連片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有云縣白鶯山180多萬棵的古茶樹活態(tài)博物館。

這里有“落水蘭香,霸而不狂”的昔歸茶,有“花香蜜香交織纏綿”的冰島茶,更有榮獲世界非遺的滇紅茶。除此之外,還有那罕、忙肺、懂過、壩糯、梅子箐等等諸多優(yōu)質山頭茶,可謂“一山一茶,百山百味”。


臨滄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文化的發(fā)源地,飲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明朝崇禎十二年,大旅行家徐霞客來到臨滄,夜宿高簡槽,遇梅姓老人,得飲太華茶。他在游記中這樣寫道:“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簡槽。店主老人梅姓,頗能慰客,特煎太華茶飲予?!?

徐霞客是臨滄茶最早的記錄者和贊譽者,但說起中國茶文化的興起,則可追溯到唐代。


在唐代,茶似粥,可充饑,且解渴,已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安柚疄轱嫞l(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這些記載,皆出自茶圣陸羽的《茶經》。電影《長安三萬里》中,李白一生灑脫浪漫,喜歡飲酒作詩,很多人卻不知李白其實也很喜歡茶。他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被認為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

唐代詩人以酒入詩,也以茶入詩,借茶抒情。白居易的“無有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杜甫的“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高適的“讀書不及經,飲酒不勝茶”……在詩詞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多元共生的大唐,不僅是詩人的時代,也是茶的時代。

中國的茶文化,興于唐,盛于宋。在宋代,喝茶除了解渴,更是一件風雅之事。茶給文人助興,文人的詩詞中永遠蕩漾著茶之靈性。


李清照的“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盧祖皋的“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辛棄疾的“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蘇軾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宋詞如宋茶,清雅雋永,讓人讀出了茶中的清淡歡愉,美得撩人心弦。

在電視劇《夢華錄》中,趙盼兒斗茶、點茶、茶百戲,反映出了宋朝茶文化“以俗為雅”的韻味,再加上當時“以俗為雅”的蘇軾、黃庭堅等詩人,遇上淡雅的茶,在“以雅為俗,以俗化雅,雅俗相融”之間,造就了一個茶文化興盛的時代。

唐詩宋詞千年,弦歌茶飲不輟。詩和茶都深深根植于古人的日常生活,茶詩的誕生與生活飲茶的傳播向來比肩而行。

古今詩人多飲茶,尤在冬天為盛。白居易詩中的“吟詠霜毛句,閑嘗雪水茶”,喻鳧詩中的“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辛棄疾詩中的“細寫茶經煮香雪”,杜耒詩中的“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民國詩人郁達夫也曾說過:“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知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干的滋味。”圍爐煮茶,一爐暖意撫人心,似乎已成古今之人的共識。

從漢代的烹茶,到唐代的煎茶,再到宋代的點茶,明代的泡茶,直至今日的現代派茶飲,千年的中國茶文化,像一條涓涓細流,浸潤著中華大地。時至今日,我們仍會在寒冬臘月,逢年過節(jié),圍爐煮茶,共話美好。在一杯香茗之中,抒情達意,同時對新的一年滿懷虔誠的敬意與期待。

百節(jié)年為首,過年的傳統(tǒng)在中國延續(xù)了數千年,春節(jié)早已是刻在中國人血脈里的印記。每每臨近年關,全國的大街小巷都張燈結彩,世界各地的華人聚居地也掛起紅燈籠。期盼、歡喜、感動……春節(jié),總能勾起中國人最復雜的情感。


有人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年,茶為國飲,有中國年的地方,自然也有茶。

臨滄是茶葉的故鄉(xiāng),幾乎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里,都有著茶香的陪伴,有市井的煙火,有經年的情懷,茶味自然成了心底難忘的味覺記憶。喝好了,喝透了,喝享受了,心也鮮活了。這種百轉千回,魂牽夢繞的茶中滋味,才讓人樂此不疲流連忘返,經年累月割舍不下。

過年是撫平鄉(xiāng)愁、慰藉旅人、消解離愁別恨的最佳時節(jié),是濃縮到一頓團圓飯里的思念,是敘舊,是離別,是相聚,是迎新,是回望,是期盼。美好時刻,好茶相伴。一杯上好的臨滄茶,飽含著古今茶文化的精髓,容納了萬般情感,積蓄了人間煙火。家庭聚會,老友到訪,圍爐飲茶,豈不快哉!

大地回春,萬物復蘇,我們以一杯最好的臨滄茶,以茶敬歲月,祈福中國年!

來源:云南網 通訊員 張雅瑩 趙榆 王玎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