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就像看書,有人看一本書可以看的非常快,
我一直想知道為什么。后來了解到,
一些大咖看書是跳著看的,比如一本講方法的書,
其核心內容可以壓縮到1/4甚至1/5,
學會如何跨過修飾的內容,輔助理解的內容,
而直達理論核心。這過程中把握核心內容的方法,
很像是試茶,注意我說的是"試茶"不是品茶也不是喝茶,
這其中的區(qū)別就是,細節(jié)東西可以提升品飲樂趣,
但是要把握核心,這些是可以暫時忽略的。
最近跟幾位做茶的同僚攀談,
發(fā)現(xiàn)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焦慮,
就是對于山頭古樹的價值,沒有前幾年那么確信了,
這里有勐庫區(qū)的同行,也有布朗山的同行。
我總結了一下:基本是對口感的自信心,沒那么足了。
很長一段時間,流傳這么一個固化的印象:
古樹就應該任何指標都要高于小樹。
這當然是不顧實際的一種灌輸。
一款茶如果事先報了名號,
與不透露任何信息的盲喝,
誰要說一點影響沒有,那是騙人的。
我們很難阻止感官服務于情緒,
你比如:直接告訴你這是款臺地茶,
也許你就會草草沖泡了事;
而如果告訴你這是款茶王樹,
沖泡仔細的同時你也會更加積極的調動感官,
去“體味”其中的細節(jié)。
是不是覺得這場景很熟悉,想起了曾經被引導的經歷。
要撇開被引導,就要學會盲喝,盲喝喝什么,
這個最折磨人。也許你認為的重要指標,在人家那,
就是可有可無。比如我,容易忽略的就是現(xiàn)階段的茶香。
原因是學茶的成長經歷不同,在認識茶這個過程中,
成長環(huán)境不同會造成大家對品飲側重的大相徑庭。
我這么說吧,在茶山上,新茶階段,
小樹的茶香是非常討喜的,
尤其倚邦,革登,莽枝這些中葉茶的產區(qū),
香的正,揚的高,能掛杯,能入湯(入湯表現(xiàn)略?。?/span>
而我上山去干嘛去了呢,就是要想辦法區(qū)分古樹、
大樹與小樹甚至臺地,如果不設法將小樹和古樹區(qū)分開,
那么上山就沒有意義。所以久而久之,
我對茶的側重就變成了能區(qū)分兩種樹的差異。
說到這,感覺好像要祭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招了。
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誰說有這種大招,
我認為是認識不足或者是故意要這么說的。
每一個茶區(qū)、茶地都要分別對比,找尋其中的不同。
你比如,常規(guī)來看,樹齡差距較大的,
古樹和小樹往往會差在厚度、飽滿度上,
但是仍有例外。為什么說章家三隊的臺地是三板斧,
就是因為它上來的前幾泡,
你很難說他薄,說它空,說他內質欠缺,
但臺地畢竟是臺地,行至四五泡會出現(xiàn)突然的掉落,
如果沒有這個缺陷,盲喝之下,
你怕很難拍著胸脯說這就是臺地茶。
這是布朗山,放在刮風寨呢。
稍大的些的小樹都不會出現(xiàn)像章三那種斷崖式的掉水,
單論穩(wěn)定性、持續(xù)度,簡直與大樹、古樹無二。
而這些喬木小樹與刮風寨國有林古樹的最大區(qū)別,
在湯感、協(xié)調度以及韻致上。尤其是喉韻,
對這個指標有認識的話,就容易區(qū)分二者間的不同。
對于古&小之間實實際際的差異,該如何傳達的焦慮,
不光是我們幾個草根茶人的共識,
這不,最近"浮生若茶"的小馬哥也在活動里以盲聞干茶、
盲品茶湯來做示范,以證明高桿、古樹、喬木,
確實有方法能夠區(qū)分。不是他要借此炫技,
而是再不拿出這樣的證明,
群眾就要動搖所謂古樹、山頭的優(yōu)越感了。
山頭茶發(fā)展至今,茶客逐漸成長最終成熟起來,
終端已經開始倒逼行業(yè)上游,必須想方設法自證價值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