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東關鎮(zhèn),北硿華僑茶廠是一處特別的存在。這里因華僑而建、因歸僑而興,一百多年過去了,堅守在此的歸僑子弟和當地茶農依然為重振茶廠而努力著。
驅車沿著蜿蜒的山路駛入永春東關鎮(zhèn),在去往茶廠的路上可見青山綠水,亦有一株株老茶樹相伴,春茶采摘季節(jié)即將來臨,陣陣茶香撲鼻,讓人感覺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東關鎮(zhèn)的北硿華僑茶廠,大門口的廠名由著名僑領梁披云先生題寫
△北硿華僑茶廠內完整保留了建廠至今的多棟建筑
擁有5400多畝茶園的東關鎮(zhèn)盛產閩南水仙茶和佛手茶,其中八成為閩南水仙茶;而水仙茶精制產品以永春北硿華僑茶廠生產的“松鶴牌”閩南水仙經營規(guī)模大且品質上乘。
走進東關鎮(zhèn)茶史館,可一窺北硿華僑茶廠的百年輝煌歷史。1911年旅馬華僑顏穆聞個人出資三萬銀元在北硿山創(chuàng)辦墾殖場,1917年旅馬華僑李輝芳等23人合資二萬銀元在虎巷山開山種茶。1958年公私合營后,北硿山、虎巷山、仙溪農場合并,國營福建省永春北硿華僑茶廠正式成立。
△北硿華僑茶廠焙火車間內還可見數十年前就安置的吸塵管道和生產設備
彼時,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上千名海外歸僑的接納與安置,北硿華僑茶廠達到空前繁榮。茶廠加工生產的“閩南水仙”“永春佛手”茶葉品質極佳、聲名遠揚,暢銷中國港澳臺地區(qū)以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成為福建省四大烏龍茶出口廠之一。
東關鎮(zhèn)高級農藝師、北硿華僑茶廠原副廠長尤俊杰介紹,1985年左右是茶廠的鼎盛時期,那時撿茶的女工就有一千多人,年產值達到三萬擔,也就是三百萬斤,產品幾乎全部出口,就連茶碎、茶梗都是值錢物?!皠e看這里是山溝溝,那時縣城的姑娘都愿意嫁給我們茶郎!”
△東關鎮(zhèn)茶史館內懸掛的北硿華僑茶廠老照片再現當年的車間繁盛場面
“我們這些歸僑子女都是聞著茶香長大,從小在茶堆里打滾的?!北背溔A僑茶廠現任廠長黃志英笑道,他的母親是印尼歸僑,也曾經是茶廠的女工,父親黃圣厚是北硿華僑茶廠的老廠長,一家人為茶廠奔波了一輩子。黃志英子承父業(yè),年輕的時候就在茶廠里打下手,積累了大量制茶和管理經驗。
昔日的繁華,為北硿華僑茶廠留下了十余棟風格各異的廠房建筑,包含閩南傳統(tǒng)技藝、南洋石磚風格等,每一棟設計科學合理,契合茶廠需要;走入茶葉的焙火車間,還能看到當時極為先進的吸塵管道和生產設備,確保從這里產出的每一杯茶都安全健康。
不僅老廠房保留完整,在東關鎮(zhèn)北硿社區(qū)虎巷的山上還有上百株百年老樅水仙茶樹;這片茶園位于海拔約八百米的虎巷山頂,目前已完全野化。像這樣成片的原生態(tài)茶園,福建省至今無記載,全國也極為罕見。
△北硿華僑茶廠生產的“松鶴”牌閩南水仙茶曾是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搶手貨
然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因為市場需求的轉變,北硿華僑茶廠的經濟效益日漸衰退。如今年產量還不到鼎盛時期的一成,而后引入機械化生產,常駐的員工僅剩十余人。
“雖然收益比不上茶廠繁盛的時候,但我還是想把這個茶廠保留下來,讓它重煥光彩?!痹邳S志英眼中,這里不僅是他童年的回憶所在,更見證了永春水仙茶的發(fā)展歷史,見證了新時代僑務政策下華僑與祖國的血肉親情。
目前,北硿華僑茶廠也正探索與東關鎮(zhèn)茶葉行業(yè)協(xié)會合作,建立了200畝老樅閩南水仙有機茶示范片,希望能盤活老茶廠這一重要資產,使老茶廠重新煥發(fā)生機。
為更好地塑造東關“松鶴”牌閩南水仙茶品牌,近年來,東關鎮(zhèn)也采取了多項措施,如成立水仙茶行業(yè)協(xié)會、舉辦茶王賽、建設松鶴水仙驛站、尋求合作伙伴等。
“由于北硿華僑茶廠建筑群保留完整,記錄了茶產業(yè)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目前東關鎮(zhèn)計劃組織申報工業(yè)遺產,閩南水仙茶制作技藝也正準備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關鎮(zhèn)宣傳委員吳旭萍如是說。
來源: 中新網泉州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