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客眼里,茶價越高,茶商就越賺錢。所以茶價就是茶商與茶農(nóng)合伙拉起來的。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挺對,回顧這十多年來普洱茶漲價的歷程,幾乎每年春茶季茶商都會提高茶葉的收購價,而茶農(nóng)也早已對漲價習以為常,至于茶客則不得不接受更貴的產(chǎn)品,一直走到當下這個十字路口——茶客買不動,茶商賣不動,茶農(nóng)漲不動,簡稱三不動。
其實普洱茶市場大概在2017年前后就進入到了一個不怎么健康的發(fā)展區(qū)間,當某年的新茶下來并開始漲價后,去年或是前年的存貨就會顯得極具性價比,茶客經(jīng)過對比,自然會更傾向于前兩年的產(chǎn)品。2016年廣州秋季茶博會上,我曾在私下里詢問某知名品牌的老總這樣一個問題:X總,每年新茶上市后,零售市場與總貨量占比是多少。他告訴我是三成,至于后面七成則要指望第二年乃至第三年的銷售情況。當年都是這種情況,現(xiàn)在可想而知。所以從那時開始,漲價更多是在為賣存貨提供對比,而茶商的利潤也來自于漲價與進價之后形成的差值,但這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茶商的庫存壓力大大增加。
賣去年或是前年的茶,今年的毛茶要么以原料的形式被存起來要么被做成新品被存起來??傊际潜淮嫫饋恚@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茶商個個都不缺茶,但個個都缺錢的根本原因。我大膽猜測一下,大致在2019年前后,上面所提到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茶商壓貨的周期至少增加了一倍不止,而存茶的規(guī)模也從存去年的茶演變成為存前年甚至是大前年的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做茶有利潤,這點我們可以從2020~2022這三年看出些端倪——這三年里古樹茶的價格一點都沒降,而且基本都賣出去了,但零售市場的表現(xiàn)只能用“呵呵”來形容。于是這又帶來一個問題,茶商們?yōu)槭裁丛敢饷斑@么大的風險來增加囤貨的規(guī)模。我認為理由只有一個,因為所有人都相信當一切恢復正常后,普洱茶市場會迎來一波復蘇,也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一旦茶價大幅上揚,那手里的存貨至少能多賺個三五成,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現(xiàn)在普洱茶市場就是一個珍瓏棋局,茶商手里的茶很多,又不敢降價,降價就意味著浮虧變實虧。而茶農(nóng)也不希望毛茶價格下來,誰也不愿意少賺錢。至于茶客,更多的就是等待,等待茶商與茶農(nóng)繃不住的那一刻??傊畟z字——頭疼。
文:天火